毛坯鑄件生產與機械加工的糾紛及預防
在鑄造生產中,除了高錳鋼和少數耐蝕件直接使用外、大部分都要通過機械加工來實現成 終零件。在機械加工過程中,常常有加工者所期望的毛坯與鑄造車間提供毛坯不符的現象,除了明顯的鑄造缺陷如氣孔、夾渣,還有一些加工不出成品造成廢品。有時雙方各執一理對加工后的廢品都認為是對方責任,而檢查部門也不好裁決, 常常為此扯皮。對此有下面一些原因。
一、零件設計階段對工藝性考慮不足。
一個零件,在實現其有效功能的前提下,力求結構簡單,材料低廉,加工容易。但在實踐中,還受到其他條件限制如生產條件,材料來源,和周圍零件不發生干渉等。機械加工人員希望有好的光潔面、基準面,加工余量均勻,硬度適當。鑄造工藝則要求壁厚均勻、結構簡單便于分型下芯,有利于形成溫度梯度便于補縮等。這些要求因廠而異對設計者的實踐經驗要求強,沒有長期實踐經驗是不易掌握的。如果這些不為設計人員所熟悉的話,也就造成設計人員與鑄造工藝人員對零件的要求不完全一致。一般應以設計人員要求為主,但也不排除沒有考慮鑄造與加工的工藝要求。既在設計階段就為后面糾紛埋下伏筆。還有些設計是參考其他單位的,該單位有自己的加工特點,這些也對設計者產生影響。
二、冷熱加工對對方的標準,工藝流程,規程不熟悉。
由于專業的關系及我國工科院校把冷熱專業分的過細,使冷熱加工雙方對對方的標準,生產過程不熟悉。冷加工人員考慮工卡具定位、粗基面確定、進刀速度、進刀量。一般這些都是針對零件圖考慮,而零件圖與毛坯圖還有不同之處。在毛坯圖上有加工余量、澆冒口、補筋、這些都影響加工精度。同時鑄件還有工差。這些對加工工藝肯定產生影響。如定位點剛好在澆口、冒口、補貼處等。特別是冷加工人員加工余量標準不熟悉,在制定加工工藝流程考慮不足。如一個直徑200與直徑1000的環形零件,可能定位點、余量分配、夾緊點,都相似,但是兩種毛坯鑄件加工余量就差多了前者一般用實樣造型尺寸精度高,而后者一般用刮板造型尺寸精度就相對就差一點。也許局部有凹凸之處如果有3~5毫米公差還在鑄造準許范圍內,但對機械加工就受不了。尤其是加工余量也是冷熱雙方扯皮的焦點。熱加工為避免廢品,盡量把余量往大取,小件還可以,大件就往往不被認可。若鑄件圓度差,剛好加工完沒黑皮還可。以若鑄件圓度好,加工人員就覺得加工余量大了,但鑄造為避免廢品率又不會輕易減少加工余量。機械加工對加工余量還理解,但對工藝補貼就不認可因為增加了加工費用。
三、鑄造與機加工工藝水平不等
目前我國機械加工水平已有很大提高,各種自動、半自動機床.、專用機床.、加工中心已廣泛應用,對提高零件精度、工作效率起了很大作用。相比之下鑄造工藝水平就底一些。由于鑄造勞動強度大、污染環境,許多企業將鑄件生產轉到鄉鎮企業、各體企業。這類企業規模小、技術水平底,不可能在技術改造方面有較大投資,而本單位鑄造由于技術改造慢,水平低。使的生產出鑄件精度低、表面粗糙、“肥頭大耳”。而自動.半自動機床.專用機床.加工中心對毛坯的要求高使毛坯在裝卡、定位、分配余量上達不到要求而成為廢品。專用設備大針對具體零件設計定位、夾緊調試范圍小,很小借余量。一些用專用機床加工的鑄件廢品率較高但若改用普通機床則廢品減少。這種現象在大批量生產中特別明顯。有時鑄造模具一換,加工車間馬上就有反映。也就是說雙方的工藝水平差異使廢品增加。
四、鑄造與加工車間對零件的期望值不盡相同。
一個零件的成與廢一般以達到圖紙要求為根據,在此基礎上冷熱加工對零件的期望值不盡相同。從機械加工來說,在滿足要求基礎上,零件的硬度偏小一些以節省刀具費用,加工余量小且均勻可使進刀量大一些節省工時費用。而鑄造則希望零件簡單一些,有些槽、孔根據需要或凝固特點鑄或不鑄出。有些槽、空加工單位則希望鑄出或減少加工量。但由于鑄造不好出型、下芯、調節凝固順序、減少熱節而沒鑄出或加工余量偏大。這樣一來就造成扯皮。現在大部分企業都實行模擬市場管理,冷熱雙方常為費用互相扯皮。
縱上所述,有些鑄件不是因為本身質量不合格,而是由于加工不成合格品而報廢,給鑄造帶來成本上升。因此建議工廠從以下幾方面解決:
一、加強產品設計者和工藝技術人員的生產經驗培養。特別是從從未接觸過生產車間的人員。要有計劃、有目的安排他們到生產車間勞動。親手干一些典型零件從毛坯到成品。要熟知本廠的鑄造工藝方法,是潮模砂還是樹脂砂、鑄件尺寸公差等級。機械加工特征、專業機床還是普通機床、工裝、卡具的適用范圍。從而豐富感性認識增加生產經驗。提高產品的工藝適應性。
二、鑄造與加工車間工藝技術人員互相熟悉對方的工藝規程、工裝卡具、設備、人員素質。有條件的互相學習。特別在編制工藝時要互相合作鑄造工藝人員要將毛坯圖交給機加工人員設計工裝卡具,特別要注明澆口位置、加工余量、補貼、冒口。加工車間工藝人員也要把夾緊點、基準面位置、所用機床、進刀量告訴鑄造工藝人員。往往一個加工余量大小、澆冒口位置的改變會給機械加工帶來方便。同時夾緊點、基準面合適也為鑄造省去不少麻煩。
三、工廠在考慮技術改造時,一定要兼顧全面,綜合考慮使鑄造與加工工藝水平相稱。特別是專用數控機床采用時,鑄造也要有相應投入。否則以高精度專業機床加工低精度鑄造毛坯必將使廢品增加。零件綜合成本上升。經濟效益也不會好。
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設計人員一定要樹立起成本核算觀念,學習價值工程、要考慮價格與性能之比。能用低精度滿足要求的就不要任意提高精度。一個零件幾何形狀和尺寸要求根據具體情況而確定。對一些非關鍵尺寸不必苛求,有時侯精度的提高與成本上升成幾何關系的。
五、工廠的技術部門或質量檢驗部門應有一位冷熱加工方面都比較有經驗有權威的仲裁專家或者部門,對冷熱加工方面出現的糾紛及時給予解決。有些時侯不一定要說責任在那一方,而是說冷熱加工各自該如何做。否則一件事長期得不到解決勢必給后面工作帶來影響。
毛坯鑄件生產與機械加工的糾紛及預防由光明機械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