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坯鑄件采取的技術方案
在壓鑄的生產過程中,壓鑄機壓鑄出的鑄件毛坯在生產線上需要進行不同工位的移動,以便于在不同的處理工序中處理,在現有壓鑄機上,壓鑄完成后,通常是通過人工手動分揀或者是機械分揀。而人工分揀需要多人同時操作,勞動強度大,并且工作效率低,不能實現自動化生產。而機械分揀是將壓鑄件取出,通常是采用自動控制的機械手來完成鑄件毛坯的執取,而在現有技術中,機械手在執取鑄件毛坯時是直接通過卡爪夾持固定,一方面容易對鑄件毛坯的表面造成刮傷和凹痕,另一方面也易對機械手的卡爪造成磨損。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使鑄件毛坯的下端面騰空,以便于機械手的卡爪伸入抓取的鑄件毛坯起料裝置。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鑄件毛坯的起料裝置,包括一機架和控制器,所述機架的上端面與成型機上的出料導軌銜接,所述機架的上端面垂直穿設有四根長度相同的頂桿,四根所述頂桿的自由端可相對機架的上端面垂直上下滑動,四根所述頂桿的下端固定連接在所述機架內呈水平狀態的托板上,所述托板連接一可驅動該托板沿鉛垂線方向上下運動的驅動機構,所述機架的上端面設有感應器,所述感應器以及所述驅動機構均與所述控制器連接。
上述的一種鑄件毛坯的起料裝置,所述驅動機構為一氣缸,所述氣缸連接有電磁閥,所述電磁閥與所述控制器連接。
上述的一種鑄件毛坯的起料裝置,所述托板的下端面固定有多個上下層疊且面積依次遞減的分力平衡板。
上述的一種鑄件毛坯的起料裝置,所述分力平衡板包括位于 上層的 分力平衡板、位于所述 分力平衡板下的 分力平衡板以及位于所述 分力平衡板下的第三分力平衡板,所述第三分力平衡板的正中心部位與所述氣缸的導桿固定連接。
上述的一種鑄件毛坯的起料裝置,所述感應器為接近感應器,所述接近感應器位于所述機架的上端面正中心部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通過使頂桿的自由端在受驅動時突出于機架的上端面,可將進入機架上端面的鑄件毛坯頂起,使得鑄件毛坯的下端面騰空,便于機械手的卡爪伸入抓取,避免了機械手的卡爪直接夾壓在鑄件毛坯的側壁,不會對鑄件毛坯的表面造成傷害,同時也避免了機械手卡爪的磨損。
毛坯鑄件采取的技術方案由光明機械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