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殼的復雜性及高精度方向發展
1、板料成形多道次拉深的研究概況
隨著工業產品向著復雜性及高精度方向發展,板料成形的多道次拉深工藝應用的越發廣泛。但是,由于板料多道次拉深成形涉及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很多,所以成為研究領域的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針對此方面的特點,采用板料成形數值模擬技術對多道次成形過程進行分析正得到發展。通用公司的C.T. Wang 提出E-Stamp(電子沖壓)的概念。板料成形數值模擬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完全實現虛擬化和網絡化,但多道次拉深的數值模擬是有待解決的一個很大的難點。目前, 上對此問題也已經展開了攻關。
在此方面,美國精密成形制造 工程中心(ERC/NSM)的研究人員在1989年開發了軸對稱件成形工序專家系統ASFEX,該系統可以處理拉深、再拉深和反拉深等工藝過程。但是還存在許多缺點,例如沒有用戶界面,生成的工藝方案不能修改,設計參數也固化于程序中。1996年通過改進后,此系統得到了很大的完善。改進后的系統擁有完整的設計模塊、分析模塊和接口模塊。系統需要輸入 終的產品幾何形狀,然后生成工藝方案。此系統的主要特點是把數值模擬技術集成到整個系統中去以提高系統的準確度和功能。目前,其系統設計模塊和分析模塊的接口還未開發出來,并且只能模擬單次拉深,對再拉深等工序還無能為力。
2、筒形件的拉深成形
在實際生產中,拉深件的形狀是多種多樣的。由于幾何形狀特點不同,因此,各類拉深變形區的位置、變形的分布以及毛坯各部分的應力狀態和分布規律差別很大。但是,掌握圓筒拉深成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技術,在遇到各類拉深件的實際問題時,就可以借鑒并進行適當的分析、判斷,以助于問題的解決。
筒形件由于是軸對稱的結構,故在拉深成形過程中毛坯對應位置處的應力應變狀態相同。在實際生產中,拉深件的各部分的厚度是不一致的。一般是:底部略為變薄,但基本上等于毛坯的厚度;壁部上段增厚,越靠上緣增厚越大;壁部下段變薄,越靠下部變薄越多;在壁部向底部轉角稍上處,則出現嚴重變薄,甚至斷裂。因此,板材性能、模具圓角及摩擦等因素會對筒形件的拉深成形產生影響。
電機殼的復雜性及高精度方向發展由光明機械編輯整理。